今天,“2014中國(廣州)民間工藝博覽會暨第七屆廣東省民間工藝精品展(青年專場)”在廣州拉開帷幕,《南方日報》今年7月推出的“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也進入收官階段。為總結報道取得的成果,同時為非遺傳人、政府、媒體搭建良好的對話平臺,“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總結座談會5日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隆重舉行。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王更輝,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廣東非遺促進會副秘書長朱鋼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座談會。多位非遺傳承人、民間工藝大師共聚一堂,高度評價了本報系列報道取得的成果,共同就如何讓大師手中的精湛技藝重新走進現代人生活,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非遺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顧作義表示,“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提升了非遺大師的知名度,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他期望,非遺大師能通過手中的絕活,更好地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傳播主流價值的“正能量”,實現傳統非遺的當代價值。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成果
  報道為粵非遺領域樹立標桿
  會上,王更輝首先就“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的情況作了介紹。從今年7月推出以來,《南方日報》以每期一個版、兩位絕藝傳人的篇幅,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共推出10個版、20位“絕藝傳人”的報道,留下了超過500張珍貴的資料圖片。
  系列報道全方位地展示了廣東非遺傳人的風采,讓他們手中創造的文化瑰寶能更廣泛地為全社會認識,讀者也從中瞭解到非遺傳人堅守傳統的心路歷程,傳承非遺的發展困境,以及他們應對挑戰的創新嘗試。系列報道採用全媒體方式進行傳播,提高了非遺大師們的知名度,讓傳統文化精華產生更大的社會吸引力,深受讀者好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非遺與民間工藝的傳承發展需要帶頭人,需要通過媒體報道提高他們的知名度,為業界樹立標桿。”顧作義高度評價了本次系列報道的成果。他期待通過媒體的宣傳推介,能幫助“絕藝傳人”從廣東走向全國,甚至在世界舞臺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採訪見報後,不少客戶還專門從湛江過來找我,甚至花了四天四夜才把我找到,可見紙媒傳播力量之大。”談到系列報道帶來的反響,國家級非遺灰塑傳承人邵成村難掩他的興奮。他表示,過去非遺的宣傳推廣往往只是局限在傳承人自身,大家對非遺背後的精髓卻瞭解不多。而“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將目光聚焦於“絕藝”本身,有助讀者認識非遺的真正價值。
  非遺的背後,承載著上千年的民族文化精粹。多年來,邵成村與他專業的古建築灰塑維修隊一道,參與了六榕寺、鎮海樓、光孝寺、陳家祠、南海神廟、佛山祖廟等文保單位的灰塑修複工作。在他看來,嶺南古建築是一座“會呼吸的房子”,每種獨特的傳統工藝和材質都不可或缺。灰塑的傳統配方,就起到吸潮、防霉、恆溫、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這些從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精湛工藝,都在報道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現。
  邵成村堅信:“人們只有認識非遺,才能學會尊重非遺。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瞭解灰塑、尊重灰塑,這是沒有意義的。我希望,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能瞭解和尊重這門絕藝。”他認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不能單靠傳承人的努力,更有賴於科技的介入與媒體的推廣。廣東非遺促進會副秘書長朱鋼也認為,非遺的傳承需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本次系列報道的開展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局。
  “這次系列報道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高手在民間。”顧作義認為,由於過去的展示平臺不足,以及非遺傳承人對新媒體缺乏充分利用,以致他們的知名度沒有得到相應的體現。他提議,政府今後應加強對“絕藝傳人”培養和宣傳,為這些“藝術新群體”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現狀
  非遺價值亟待大眾重新認識
  在研討會現場,西關打銅“絕藝傳人”伍國強帶來了他的新作,這是一把純手工打造而成的提梁壺。“這個提梁壺是從一片完整的銅打造出來的,就連壺嘴和把手都沒有加以焊接。”他介紹,由於銅的延展性不好,這種工藝很難掌握,在全世界也並不多見。他還即場用銅壺為嘉賓倒水,壺蓋與壺身緊密嵌合,壺嘴也沒有留下水沫。精湛的技藝博得了嘉賓們陣陣掌聲。
  伍國強一家三代打銅。雖然曾因歷史原因一度中斷,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理想。過去的銅器都以日用品為主,伍國強潛心研究工藝,希望能打造出一批真正稱得上藝術品的銅器。“然而,很多人只是看到手工銅藝品的高價,卻沒有想到打銅背後的艱辛。”他表示,孤獨感是學徒最難剋服的門檻。一個多月的千錘百煉,才能感受到銅器的些許變化。伍國強曾經收了30多個徒弟,最終只有一個女徒弟能堅持下來。
  伍國強的經歷引起了不少非遺傳承人的共鳴。中國猛獁牙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吳志偉同樣慨嘆民間工藝傳承的艱難:“我們也發掘了很多有天分的年輕人,但往往看到他們快要成才了,他們卻決然離我們而去。”
  為加強非遺的傳承與推廣,越來越多的“絕藝傳人”走進課堂,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將珍貴的文化遺產傳到下一代的手中。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困惑。“現在通過課堂的普及,很多小學生都知道何謂‘大師’,但對‘非遺’本身究竟是何物,仍然非常陌生。”廣東省端硯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楊焯忠直言,由於缺乏體驗,學生很難對古老的非遺感同身受,而更多的人只是關註到非遺帶來的收益。
  “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技藝,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他們的價值需要得到我們充分的尊重。”楊焯忠感嘆道。面對非遺手藝與行當的日漸消亡,顧作義同樣感受到這份緊迫感:“我們需要著眼於未來,讓年輕人對傳統產生興趣,這是非遺傳承的關鍵。”
  顧作義說,“人才是非遺傳承的關鍵,設計與創意人才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解決這一瓶頸,才能使非遺的發展走上新的高度。”近年來,有關政府部門也一直致力推動成立非遺與工藝美術的研究院、設計院。顧作義透露,廣東文藝職業學院正準備成立工藝美術學院,並有望於明年開始招生。他期望,更多“絕藝傳人”能加入到“傳幫帶”的行列中,加強不同領域之間的對接。
  “非遺大師也要善用政府提供的資源。”顧作義進一步表示,每年政府都會投入一筆人才扶持專項資金,非遺傳承人可以提出項目統一進行申報。這筆經費將在滿足傳承人創作需要的同時,也為廣東留下一筆傳世之作。
  展望
  優秀傳統文化助推非遺升華
  面對現代人不斷更新的審美與生活需求,傳統非遺要得到可持續發展,也需要不斷創新求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非遺功能與用途也在發生變化,端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過去人們都是用硯臺來磨墨的,但現在還用硯臺磨墨的人已是鳳毛麟角了。”楊焯忠深諳端硯的行業變遷。
  然而,在更多人的眼裡,端硯已經成為一種高級工藝品。“端硯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但需要保持我們的工藝,更需要考慮如何將具有文化底蘊的元素融合進去,賦予它更高的文化品位,使非遺真正成為一種品牌。”楊焯忠表示。
  吳志偉也對此深以為然。然而,對於一些同行缺乏品牌意識的現狀,他也表達了自己的隱憂。“我們常常看到不少很好的象牙,由於行家急於變現,被製成低端產品匆匆出手,無法成為大器。”珍貴的象牙資源橫遭“暴殄天物”,讓吳志偉倍感痛心。省級非遺莞香製作技藝傳承人黃歐也觀察到,一些種植戶急功近利“催生”莞香的做法,給莞香的品牌價值帶來了不少損失。
  “非遺大師的作品必須有所突破,一味複製無法體現他們應有的價值。”對於傳統民間工藝普遍同質化、缺乏思想內涵的現象,顧作義也提出了批評。他認為,民間工藝應當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包括詩詞、典故、神話,以及書法、國畫、篆刻的元素,都可與工藝美術實現融匯貫通。
  民間工藝也應當成為嶺南文化推廣的一張名片。“嶺南文化豐富多彩,被稱為‘嶺南三秀’的粵劇、廣東音樂、嶺南畫派,就是非常好的題材。”顧作義提議,廣東的名山勝水和民俗風情也可以為民間工藝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源泉。對當代民風民情的翔實記錄,還可為工藝品增添歷史價值。
  “非遺大師要成為真正的‘大師’,不但要掌握精湛的技藝,更需要具備思想高度與文化內涵。”顧作義認為,工藝品本身是一個載體,藉此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主流價值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實現傳統非遺的當代價值。
  非遺既需要文化的升華,也需要與市場進行連接。張梅認為,當前人們對非遺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誤區。“非遺的生產性保護並不是一味將非遺以機械化生產的方式投向市場,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手工創作絕藝的價值。”她表示,人們需要通過更多的渠道和空間,認識手工製作與機械生產之間的價值差異,讓非遺能在市場真正實現它的價值。
  藝術館與博物館,也是傳播與普及非遺的重要媒介。“廣東的民間工藝如此豐富,每一種都應該建立自己的博物館。但與外省相比,我們目前的差距還是太大。”顧作義指出,在江浙一些地區,有的城市民間工藝博物館不下十家。他認為,藝術館與博物館既是非遺的傳播空間,也是體現當地文化氛圍的地標。地方政府應該幫助非遺傳人解決稅收、土地、資金等問題,讓他們手中的“絕藝”得到充分的展示。
  對此,朱鋼期望,未來的展示場館不僅應為傳統非遺提供展示空間,更重要的是需要能被游客親身體驗,讓這些傳統“絕藝”能夠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重新回歸當代視野,進而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聲音
  “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圖文並茂,將大師們巧奪天工的絕藝、堅持不懈的追求、處世為人的品格結合進行報道,充分體現他們對藝術的熱愛與對文化的擔當。本次系列報道通過全媒體進行推廣,在業界取得了良好的影響。我希望本次報道能為非遺傳承人與民間工藝大師樹立標桿,讓他們能走出廣東,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大師,甚至能在世界舞臺上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
  “絕藝傳人”影像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現了廣東非遺傳人的風采。他們不求名利,堅守嶺南傳統文化的陣地,將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非遺的專業追求上,十分讓人感動。“德藝雙馨”的名譽對他們來說當之無愧。不能讓他們的“絕藝”成為“絕唱”,以致“人走藝亡”。這是我們當盡的責任和使命。
  ——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
  非遺是一個生態系統,是民族傳統的“DNA”。無論是端硯、莞香、銅壺、象牙製作的工藝品,這些東西都可以給我們的心靈產生凈化作用。我們希望能借助本次系列報道,從非遺中提取出那些能夠重新走進我們生活的元素,與現代的工藝美術進行對接,讓非遺真正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我們心中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影響到我們的消費方式。
  ——廣東非遺促進會副秘書長朱鋼
  這次系列報道讓很多人都重新認識灰塑,也讓我感受到紙媒的傳播力量。非遺承載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精粹,但人們知之甚少。只有通過宣傳,才能讓人們瞭解,讓人們學會尊重非遺。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瞭解灰塑、尊重灰塑,這是沒有意義的。我希望,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能瞭解和尊重這門絕藝。我們不求自己能賺多少錢,只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它的尊重。
  ——國家級非遺灰塑傳承人邵成村
  策劃:顧作義 張東明 王更輝
  統籌:張翼飛 陳志
  執行:嚴亮   (原標題:助力非遺重返當代視野實現當代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m04bmjj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