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拉動就業
  培訓提升創業活力
  易地搬遷,讓老區群眾逐漸走出了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的困境。然而要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還要多途徑幫助群眾增收創收,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通過就業引導、就業培訓,鼓勵搬遷居民在鄰近的省級產業集聚區就業。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群眾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在著力打造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經營、產業集中發展的“三集中”搬遷模式下,扶貧對象的就業環境也得到了較大改善。 鄭州晚報記者 肖雅文
  依靠產業聚集區發展就業
  近年來,鄭州市上街區針對南部山區西林子、東林子、營坡頂、楊家溝、老寨河等貧困村長期面臨的位置偏僻、信息閉塞、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增收難、經濟社會發展緩慢等突出問題,對以上貧困地區進行了易地扶貧搬遷,在生活條件發生了極大改變後,扶貧對象依靠上街區的產業優勢,進一步改善了就業條件。
  易地扶貧搬遷後,許多貧困戶在鄭州上街裝備產業集聚區就近務工,變無序務工為有序務工。當地村組成立勞務公司,優先承接城市公共綠化、環衛工程,並鼓勵參與市場競爭。培育高科技農業,引進花卉苗木種植企業,村集體以土地入股分紅,村民優先在企業工作,得雙份實惠,帶來的直接效益能夠提升村民一半收入。
  特色農業與產業共同發展
  擴大傳統特色農業發展,建立沼氣、養殖、特色林果循環經濟,引導村民建立專業合作社,通過工商註冊和規範運營,目前,上街區現有的五個貧困村內,已有2家專業合作社獲得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稱號。搬遷後,就業人口增加了3倍,所有有就業意願的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就業。
  從就業行業上看,從事與農業相關行業的人數增加了1.5倍,進廠務工的人數增加了3倍,在城市從事服務業的人數增加了近9倍。從收入上看,2005年,年人均收入976元;2011年,年人均收入8603元,是原來的8.8倍。在收入結構上,2005年,耕種收入占總收入的58.3%;2011年,工資性收入占總收入將近60%。
  “雨露計劃”提升扶貧對象就業、創業能力
  在大力增加扶貧對象就業機會的同時,市委市政府在往年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雨露計劃”對貧困群眾進行免費培訓,提升扶貧對象的就業和創業能力。
  “雨露計劃”是以農村貧困家庭青壯年勞動力為培訓對象, 培養具有一技之長、開拓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業能力的新型農民,是我市扶貧開發的一項重點工作。位於滎陽市的鄭州廣志職業技術中等專科學校,於2014年被認定為我市7個“雨露計劃”扶貧基地之一。與其他6個貧困培訓基地一樣,該基地面對全市40個貧困村的95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扶貧培訓。截至今年8月,在短期職業技能培訓中,通過培訓並考取汽車駕駛證的貧困村建檔立卡戶學員240人、電氣焊培訓80人、小吃培訓40人。
  “我們村屬於貧困山區,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就想著能考個駕照,到時候開運輸車啥的,掙點錢。” 家住滎陽市陳莊村的村民小趙告訴記者。據瞭解,在“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基地學習駕照的扶貧對象會得到1500元的補助,按照駕校每位學員收費2300元計算,學員只需支付800元學費即可。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出臺下發了《扶貧攻堅規劃》和《實施意見》,提出了到2017年率先在全省實現扶貧對象穩定脫貧的目標。今年扶貧開發各項工作目標以市政府文件下發,全年計劃完成易地扶貧搬遷7293戶26703人,實施整村推進20個村,實施科技產業化扶貧項目45個,扶持新建10個貧困地區區域特色經濟項目,完成雨露計劃培訓5000人。
  (原標題:產業拉動就業培訓提升創業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m04bmjjv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